欢迎登录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园地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园地
读《带班常见问题与处理》有感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18-06-21       发布人:黄小全

读《带班常见问题与处理》有感

班主任是一个简单、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说简单,因为任何一个具备了教师资格的人都可以去担任;说平凡,因为他们是整个社会职业里最无声默默奉献的群体;说神圣,因为这个职业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未来或一生。

我是一名班主任,十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面对这份职业,有时感觉很烦;有时也很开心;有时面对内心的职业责任感,感到如履薄冰;有时收获学生成功时,又倍感自豪。在这份职业里,你可以收获各种表情,各种情绪,各种惊喜,各种无奈,各种离别!深处孩子中间的我,如一片花丛中的园丁,带着一份慈祥和警惕,时刻将心融入这片花海里,护枝修叶,呵护着他们的成长,见证着他们的绽放。

然而,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是很容易就修炼而成的,他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的感悟,反思,学习,甚至需要不可多得的机会去锤炼。班主任的工作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所以,班主任在每天的工作中处理每一件事情都得有思路,不可草率而为。我们面对着一个懵懂、敏感、渴望关注的群体,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一句话或一件事,会不会影响到了哪个孩子。因此,为能尽可能小的减少对孩子成长中带来的伤害,我们必须得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结合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将自己打造成一名真正的名师,专家级班主任。

假期学校为班主任订了一本《带班常见问题与处理》,闲暇之余,伴茶品读,初嚼文字,眼目一喜,四大专题,十九问题,可谓道尽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实乃一本班主任工作必备手册。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取自一线,论于一线,用之一线,内容详尽不做作,实用不啰嗦,可谓受益匪浅!

在四个专题里,我特别关注了“家校沟通问题”专题。因为在我的工作中,学校里的具体事宜自我感觉处理的还算比较到位,唯独与家长的联系合作,心知一直是个短板。个中缘由自己也反思过很多次,但性格和工作风格的使然,依旧令我对此不太满意。所以,借假期闲暇,重点对此专题做了认真解读,在此就相关几个问题做自己见解。

问题一:家长不配合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家校合作最典型,最核心的一个问题。问题问法很直接,但实际工作中又有以下几种情况:(1)家长不配合,;(2)家长敷衍着配合;(3)家长无效的配合。

第一,家长不配合。其情况有二,一是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认为学生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压根没这方面的意识;二是家长自己的事情太忙,无暇关注孩子的学习。这种情形的家庭环境,孩子多半是有问题的,具体表现为:作业不完成;完成的质量差;学习兴趣不高,孩子的成绩整体比较差。在学生入学前期如果表现出这样的现象,那么问题一定出在了这里。这就是典型的家长忽略孩子成长中学习习惯的培养,这种问题的直接根源就是家长的不关注。所以对此的处理办法,就是及早的和家长沟通并处理问题,此类问题学生一旦没有及时矫正,后期再努力也事倍功半或无效了。

第二,家长敷衍着配合。此种现象也比较普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提出一些要求需要家长配合,而家长表面态度很好,却在具体的实施中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用偶尔一次的行为放大自己的责任。这种情况往往会给老师带来错误的判断,本来是习惯的问题老师有可能就会判断成智力的问题。对学生错误的诊断往往会耽误班主任很多的时间精力。所以,家长这样的行为会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多麻烦。

另外,家长如此做,不但对自己孩子不负责任,对学校也存有欺骗行为,往往这样的情况不但给学生学习上带来不好的习惯,在品德上也会有影响,这种现象更恶劣。

第三,家长无效配合。我们有一些家长自持水平颇高,对教师的管理要求有异议,在很多具体的要求里,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自己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得学生往往不能和其他同学同步,学校任务完成不好,面对老师的检查心存忐忑,又无法拒绝家长的管理。学生夹在家校之间,心情郁闷,无法可求,最后对学习失去兴趣。还有一些家长对老师的要求执行度没问题,但面对孩子的学习过分絮叨,拿学生成绩盲目比较,使学生不厌其烦,最后没起到好的作用,却给学生带来了负面情绪。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很多时候,因我们的职业,习惯性的把责任归于自己身上,想各种办法去解决学生的问题,而忽略了家长身上该担负的责任。或者,因为自己工作繁忙,与其教育家长不如直接教育孩子,让孩子面对自己的问题要清醒认识,逐渐改正。在此,我们不否认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和工作态度,但解决事情的方法应该遵循事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以此制定出的办法才应该是最有效的方法。

读完这一问题后,通过书中的解决办法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我觉得书中提到的两点非常正确。

1、明确责任

家长不配合老师,本身问题就在家长身上,如果班主任嫌麻烦或对家长不信任,不指望,那么从问题本身已经舍本逐末,偏离源头。学生的成长本就是家、校、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结果,不指出家长所存在的问题,不进行指导建议,就人为的破坏了三者协作的平衡,这样的结果往往让老师和学生都很累,到最后家长还会抱怨老师不告知其真实情况。另外,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是有权知道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即使家长不主动到学校询问,班主任也必须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真实的告知家长。从而指出问题的根源,以便协商解决。所以,在此问题上,一定要家长知晓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是有效帮老师改正孩子坏习惯的最直接的好办法。

2、要建立与家长的信任及合作关系

与家长的沟通是有技巧的,教师要借助家长会、校通讯、家访的平台多与家长沟通,在沟通中,一定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是一位有爱心、有耐心、有文化、善沟通、有方法、平易近人又不失尊严且有素养的老师,也就是一位家长信服的老师。这样,家长会跟着你走,老师是一个圆心,家长应该是圆上的点。老师在家长心中的认可和威信是有老师内在的品质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以及善于沟通的亲和力形成,与家长的每一次沟通都是展示老师自身魅力的过程。所以,老师自身在这件事情上要很重视,而不能太随性。

只有老师和家长在认识上真正形成一致,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最好的学习环境,也使得老师教的轻松,家长管的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这才是我们教育中应该实现的目标。

读完这本书,对自己帮助很大,受益匪浅,因为书中内容很多,设计到方方面面,本人就不再一一去谈,只取其中一点以示所感,若有闲暇,再行所思!

 

                                        黄小全

 

 

常用链接: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783号